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常德市作为食用菌的传统产区,经过10年来的努力,食用菌工厂化企业不断崛起,食用菌深加工产业也在不断发展,2013年,常德市食用菌产量突破10万吨,产值7亿多元,从业农户3万多户,从业人员6万多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6个。常德永春堂公司、湖南仕林公司、津市和平公司的工厂化栽培项目建成投产,项目投资近2亿元,年产珍稀食用菌2万吨。2013年8月,江苏老板投资的食用菌调味品加工项目也开始投产,蘑菇酱、食用菌休闲食品等深加工产品正在研制中,食用菌出口额也在逐年递增。
以前,常德市大都是传统分散型、小规模粗放型的栽培经营模式,从制种、栽培到产品销售,全过程都是一家一户独立完成,这种生产模式虽然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但已经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制约了常德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壮大。近年来,工厂化生产模式在常德市崭露头角。这种模式采用工业化技术和设备,对栽培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等环境因素加以控制,进行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生产。在同等条件下,工厂化生产的效率比传统模式高出约40倍。传统生产模式的产量会受气候等因素影响而变得不稳定,而工厂化生产模式产量稳定率平均可达90%以上,远高于传统生产模式。同时具备良好的可复制性,可实现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常德市食用菌来势很好,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品种间发展极不平衡,产品鲜、干销比例不合理,优质菇与普通菇比例不相称,加工产品与直接出售产品间的比例极不协调,他们建议政府成立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管理办公室,加强产业政策的调研,研究制定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提高产业宏观管理能力;通过贷款贴息或以奖代补,支持菌种培育、标准园区、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产业做大做强,增强带动能力。同时引导信贷资金、民间资本、外资企业投向食用菌产业,促进产业发展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形成多元化的产业投入机制。
市食用菌产业协会会长马永春正在积极筹建常德市食用菌产业营销联合体。他认为,常德市的食用菌品牌众多,但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当务之急是确定一个主导品牌,通过品牌实现全市16个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联合,成立联合社,改变相互压价、恶性竞争的状况,变“提篮小卖”为品牌整体联合营销,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推动常德市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