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动态首页 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一包菌棒三次利用!从杏鲍菇、灵芝菇生产到有机肥还田

2024-03-15 09:220大众日报

3月14日,记者来到位于广饶县花官镇杨王村的广饶县荣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年产量1500吨的现代化全自动杏鲍菇生产项目车间里,记者看到3米多高的菇架上,洁白的杏鲍菇正争先恐后地从菌棒里涌出。

杏鲍菇生产车间。

“眼下我们每天出菇4吨左右,产品批发价格是3元多。有5成的产品,通过盒马鲜生、拼多多、美团等线上渠道销售,其他的都通过当地和潍坊的大型超市及中小批发商销售。” 花官镇杨王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负责人王红亮说。

除了杏鲍菇的生产,让王红亮更满意的还有生产完杏鲍菇的报废菌棒,可以进行有效的二次和三次利用。“我们合作社一直坚持发展循环农业,先以当地废弃的玉米芯为原料,加入麸皮、豆粕、甜菜粕等制成杏鲍菇菌棒。在生产完杏鲍菇后,废弃菌棒被去除包装袋埋入土中,进行灵芝菇生产。两次出菇后,菌棒会被原地打碎,成为还田的有机肥。” 王红亮说,眼下农户买一袋有机肥要60元左右,每亩大棚能使用几吨的废菌棒。

走进合作社的灵芝菇大棚,蘑菇的香气扑面而来。“我们从南方引进种植了灵芝菇,由于口感好、营养丰富,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眼下使用废弃杏鲍菇菌棒进行生产,每个菌棒能生产1斤半左右的灵芝菇,效益在5元左右。”合作社技术员温龙志介绍道。

“原来我们的杏鲍菇废弃菌包直接作为有机肥的原料销售,价格在一百来块钱一吨。现在利用起来进行二次出菇,产值提升了十几甚至二十倍。”温龙志说。

据王红亮介绍,利用杏鲍菇废弃菌包种植灵芝菇的技术在东营市内尚属首创,通过实验种植,目前已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同时,合作社还吸纳周边30多位农民家门口就业,带动年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他表示,下一步,他们会把技术分享出去,带动周边村庄发展食用菌产业。

灵芝菇生产大棚里,村民在采收。

该县还扶持设立广饶县瀚海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全县秸秆储运示范点,对农作物秸秆、尾菜、农副产品加工废弃物等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生产有机肥。并连续5年出台政策,设立秸秆还田专项资金,按照50元/亩的标准对玉米(高粱)、小麦秸秆、蔬菜还田给予财政补贴,累计发放秸秆还田财政补贴7000余万元。同时,坚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化发展方向,推广“畜沼果”“畜沼菜”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引导30余家养殖场与周边的农场、大棚建立种养结合对接机制,实现畜禽粪污还田消纳,实现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广饶县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积极探索农业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通过推广先进种植加工技术,对废弃物进行梯次利用、吃干榨净,形成了“资源——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高效循环模式。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网购一包白木耳付了5次款
4天后的12月22日,京东的送货员将白木耳送上门。李女士验货后,送货员拿出随身携带的POS机,李女士拿出信用卡付钱。奇怪的是,送货员将信用卡刷了3次,POS机都显示“信用额度不足”,无法消费。

0评论2015-02-0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