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动态首页 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宿迁因势利导 发展食用菌产业

2005-10-31 00:000中国食用菌

近几年来,王家锋调任爱园镇党委书记,带领部分镇村干部,深入农户家中走访调查,发现爱园镇素有种植蘑菇的传统,但是基本上靠的是自己摸索,自主经营,且蘑菇销售渠道只有当时乡里的供水销合作社。供销合作社有限吞吐量使爱园蘑菇供大于求,菇农们眼睁睁地看着保鲜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的蘑菇慢慢由白变灰、由灰变黑、由黑至烂。农民们垂泪汉息,种菇积极性严重受挫。调查还显示,民间至今,深藏着一大批会经营、懂技术的有经验菇农。他们说,蘑菇栽植投入较少,回报较多,还可以全家老少齐上阵,充分利用人力,不需到外打工,他们种菇的愿望一直没有磨灭,但是无形的市场风险让他们望而却步。爱园镇领导又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食用菌营养价植高,是真正的无公害绿色产品,市场潜力较大。
     天时、地利、人口。镇领导当即确定2003年为爱园的食用菌产业年,并通过报纸、电视、墙报、横幅等多种形式宣传种植食用菌的种种优势,使之深入人心,在全镇掀起了食用菌栽植热潮,使全镇食用菌面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由原来的300平方尺增至2000万平方尺,涉及人数近千人。年产值超5亿元的山东久发集团董事长来爱园考察时,很惊讶地说“一年之内食用菌面积达2000万平方尺,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
     在爱园镇的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经验丰富的大户进行示范带动,自始至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户张宗广有着20年的种菇历史,如今的他已经今非昔比,除去在沭阳兴办的加工厂外,又投资200万元在爱园建立的占地十几亩的食用菌加工厂,设有1300平方米的盐水菇生产车间,每日都可生产,同时借鉴福建沿海地区实行高架棚的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
     生意越做越大的张宗广没有忘记带动乡邻们的一起致富,他让为他做工的工人从播种、堆料到采菇全过程参与,把积菇技术手把手地传授给他们。有十几年种菇经验的唐维三曾经就是张宗广大棚里的一个工人,如今他自己也架起了近4万平方尺的塑料大棚,年纯收入达5万元。30多岁的王欣,去年在上海打工,今年年初,张宗广向王欣提供菌种,并承诺技术由他教,所有风险由他负,积极鼓励王欣搞蘑菇种植。毫无技术的王欣3万元架起了近3万平方尺的塑料大棚。自菌种下地的采菇,张宗广隔三差五往王欣家进行技术指导,而王欣的邻居唐维三等人几乎没有离开过王欣的大棚。采访时,王欣满面笑容地告诉记者:“本钱已经上来了,从现在起到来年5月,卖菇的钱就是净赚的了!”
     现在,全镇种菇上规模的大户约40余户,他们的食用菌栽植面积都在12万平方尺以上。这些大户们同时也是技术骨干,他们在镇里的组织下,经常起村入户,巡回为菇农们讲课,带菇农实地观摩。镇里还建立了一套培训体系,每季度请外地技术人员为大户培训一次,再通过他们把技术辐射给全镇菇农。同时,为每村配备一各技术员,为每户发放一份《食用菌规范化栽培技术流程》资料。
     为了不断更新菇农们的食用菌栽培技术,爱园镇挂靠南京工业大学,请该校食品工业系的专家、教授定期业为菇农解决技术问题。他们把发明出的特殊保鲜剂用于蘑菇保鲜,使保鲜时间延长到6个小时,比原来增长一倍。教授们还对原有的菌种进行改良,使过增的一瓶菌种种5―6平方尺扩大到8―10平方尺,科技含量大大提高,实现降本增效。目前,这种菌种的制作方法已通过该镇大户和技术员传递到千家万户,而该镇从外地引进来的立体多元化栽培模式也已由大户在全镇进行推广,促进品种结构的更趋合理。想种蘑菇、会种蘑菇的农民们,在市场调控价格的经济体制下依然处于弱势,他们担心蘑菇 卖不出去,怕蘑菇大批量腐烂的厄运再次降临。这都使得他们在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上心存顾虑。
     针对这种状况,爱园镇党委、政府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前提下,对市场实施行政“干预”。他们研究实施“十个一”措施,其中出台的一条优惠政策,规定凡连片种植食用菌面积在20亩以上的农户,镇里免费为其搭建所有大棚,以减少农民的投入成本。松张村七组村民张宏元叔侄三个一起搞了30个蘑菇大棚,所有塑料薄膜和毛竹全部由镇里财政补贴。张宏元发自内心地说:“如果不是镇里扶持,自已怎么也搞不了这么多大棚。”在完善一份合同时,镇政府和菇农按照依法、有偿、自愿原则签订合同,以255元/亩的价格把土地流转给种菇大户。所有资金通过上面扶持一点、镇里补贴一点、村里解决一点的办法折算给原土地使用者,而种菇大户不出一分钱。镇党委、政府还积极在申报一个品牌、注册一个商标上做文章,他们正在向上申报“绿色无公害”品牌,注册“广元”商标,以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
     与此同时,该镇建立了一个食用菌生产党支部,由镇农技服务站站长周奋勇支部书记,镇里所有食用菌方面的党员技术骨干为成员。该党支部成员除了定期上门为菇农进行技术指导外,大多数时间在市场上跑销售。他们吸取过去供销社独家收购蘑菇的失败教训,吸引福建、山东、淮安等外地大户上门实行竞价收购,让菇农们按照收购价高低,自由选择买方。在今年秋季的蘑菇销售中,菇农们竟然以高达4元/斤的价格出售蘑菇,而镇收购站允诺菇农的1.3元/斤保护价,自然而然地无一问津。卖方市场一夜之间在爱园形成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