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动态首页 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两当县泰山乡食用菌产业让菇农走上富裕路

2013-06-06 09:340甘肃日报
  夏日,走进两当县泰山乡,在泰山河两岸,会看见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座座大棚布满田间,每座大棚里整齐码放着成千上万的菌棒,菌棒上长满了大小不一、形如小伞般的香菇,菇农们有的采摘成熟的香菇,有的摆放菌棒,有的为菌棒扎孔,忙得不亦乐乎。
  5月27日上午8点,中山村村民石万杰和妻子康小琴就来到自家的香菇大棚里,开始采摘成熟的香菇,不一会儿,筐子里就装满了新鲜的香菇。“香菇要趁早上10点以前、下午5点以后采摘,要不然大棚里的气温高,热得人受不了。”石万杰一边摘香菇,一边介绍说,“一早晨我俩能摘50多斤,10点半左右菜商就会来收,现在价格高,这些能卖350多元。”
  石万杰是村里种植袋料香菇的带头人,他从2007年便开始种香菇。他正在采摘的是去年培育的菌棒生长出来的第5茬香菇,到6月份再长一茬,他就要重新准备新的菌棒了。
  “香菇种植这活儿不重,就是比较繁琐,每天都有活干。”石万杰说,袋料香菇从开始准备,到几茬香菇全部出完,要一年半的时间。备原料、装菌棒、锅炉杀菌、发菌丝、扎孔、上架……每道程序都要特别尽心,尤其是要注意好温度、湿度,“只有管理好了,香菇产量才高、品质才好。”
  说起袋料香菇的投入和产出,石万杰说:“家里这两座棚是2007年搭建的,到现在还很结实,除了第1年投入多,后面就越来越少了。按市场平均收购价算,一袋菌棒除掉成本每年至少能收入2.5元,5万袋就是12.5万元。如果管理得好,收入会更多。”
  “刚开始种香菇只是尝试,没想到这几年一直在赚钱。”石万杰说,今年他将袋料香菇的种植规模扩大到了5万袋。同时,他与两当县的招商引资企业——陕西省宁陕县黄波菌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购销协议。“要想进大超市,卖上好价钱,还得依靠大公司,县上招来的专业公司,准备把我们村产的香菇送到宝鸡、汉中等城市的超市里去,我们不愁销路,以后收入会更好。”石万杰对未来充满信心。
  两当县农牧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两当县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抓,通过发放补助资金、制定各项优惠政策等措施,使食用菌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惠及全县80%的乡镇和2万多山区群众。为提升产业质量效益,两当县还引进了黄波菌业有限公司,建成了集菌种供给、灵芝和袋料香菇生产加工、储藏销售于一体的示范园1处,发展20万袋规模的集中示范基地8个,年发展袋料香菇257万袋、地栽黑木耳30万袋、灵芝40万窝,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群众通过种植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走上了富裕路。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