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动态首页 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武平打造食用菌循环种植链

2005-01-18 00:000中国食用菌

目前该县以稻草、棉籽壳、食用菌废料为主要原料生产食用菌品种10多个
     闽西日报讯(钟茂富 周宪坤)稻草在武平农民的眼中,原先只当作农家肥用,时下却以每百公斤23元的价格,走进现代化生产车间,成了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院谢宝贵博士在岩前镇科技示范园区进行的试验项目“优质稻草粉栽培白灵菇”的原料。这是武平县利用高新技术,削减木生食用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缩影。
     近几年,武平县发展木生食用菌最多时年达4500万袋,一年要消耗掉4.5万立方米原木。2003年,武平县提出按循环经济“再利用”原则,从综合利用入手,逐步形成食用菌循环种植链。十方镇三坊村朱义林近2万平方米的杏鲍菇生产基地,2003年开始利用废料进行二次种植。如今走进菇棚,只见一溜溜木架上整齐摆放着菇筒,上面长满了一朵朵状如白瓷瓶的杏鲍菇。据菇农介绍说,这里除“二次”种植外,其余全是用棉籽壳作原料长出的食用菌新品种,每公斤售价在12至16元之间,很有赚头。去年该县非木生食用菌发展量占总量的50%以上,鲜品产量达1.3万吨,总产值7356万元,比上年增加726万元。目前,全县已形成以稻草、棉籽壳、食用菌废料为主要原料的10多个非木生菌品种生产格局,其中毛木耳、杏鲍菇、鸡腿菇等菌类,都可以二次利用其他食用菌废料进行再生产。岩前镇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内,钟英有把已经出产杏鲍菇的下脚料再卖给钟孟义种植“二次菇”,如此一来,既推进了企业的横向联系,又实现了木材资源的循环使用,大大节约了生产原料与成本, 钟英有再也不必为堆积如山的废料发愁,而且仅处理废料一项,去年他就节省了工人工资2000多元。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