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动态首页 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支柱如何?森林如何?市场又如何?

2005-01-04 00:000中国食用菌

支柱如何?森林如何?市场又如何?――庆元重振香菇雄风引出的话题
     张寿橙
     庆元,这个具有千年香菇栽培历史的山城,她和龙泉、景宁一起,长期来承担着我国香菇生产主力军的任务。而庆元又以其菇民所占人数最多,对我国菇业贡献巨大,在香菇产业的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时刻,以其大无畏的气概,引领中国香菇迈步前进而名噪全球。
     在节俭和隆重的气氛中,前不久2004年中国香菇文化节在庆元举行。彩旗招展,红灯高挂,庆元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十多年前那个无比辉煌而自豪的年代。特别是在同时举行的香菇产业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根据庆元的菇业实践,对几个全局性的战略性问题作出了明确的答案,对我国食用菌产地致富都具有借鉴与参考价值。
     20多年前,当日本香菇主宰全球、他们正以山区的林产品出口换汇迅速振兴而感自豪、韩国及中国台湾山区如获至宝而纷纷仿效时,作为产业发源地的我国香菇仍然沉浸在所谓“为资产阶级服务”、“菇民外出影响农业生产”、“破坏森林”,乃至“枪毙香菇”的争论之中。此时,借助改革开放政策,一些对菇有远见和胆识的人们正跃跃欲试,企图冲破桎梏,“地下式”的香菇生产合作社纷纷创立,所虑者,就是害怕再被“批判”。
     1984年春,中共庆元县第六次党代会上,传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时任县委书记的徐仁俊为香菇正名,勇敢地高呼“庆元香菇万岁”。这一声“万岁”来之不易,它打破了香菇生产沉静数十年而濒临死亡的局面,全县干部群众为之欢呼雀跃。自此,以庆元为代表的中国香菇如久旱逢甘雨,蓬勃发展。之后的十年,借助历史文化的丰厚资源,几届香菇节以及有16个国家和地区知名学者参加的香菇国际会议的举行,庆元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香菇城,庆元为中国菇业辉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支柱动摇 百姓担忧
     当中国香菇产量巨增,价格下降,市场饱和,出口受阻,相对效益下滑,加上香菇乃一种消耗森林资源的规模性生产,社会极易从生态意义上将其否定时,人们企望有一种比香菇更好的振兴山区的途径,以免“吊死在一棵树上”,这是很自然的。于是在香菇生产上便出现了一种徘徊停滞,乃至放任的局面。
     “产业每况愈下,生产规模下降,2003―2004年庆元县香菇栽培量虽然仍有8116万和8578万袋,但已不抵十年前即1993年的9730万袋,香菇市场今年出租率只有82%,店面出租收入不及最高年份的50%,菇农年人均收入亦从过去的1000多元降至600―700元……香菇产业的滑坡已引起全县上下的担忧。”庆元的一位食用菌专家如是说。于是有志之士纷纷建言献策,徐毓春、张世炎、吴其跃、陈俏彪等庆元食用菌界人士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对发展香菇生产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建议。
     庆元县委、县政府在对香菇业深层次问题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后,果断地作出举全县之力再创香菇辉煌的决策,提出香菇作为庆元支柱产业的重大举措,具体措施十分得力。比如每年抚、管、造菇木林10万亩;将每年30%的科研经费用于香菇业相关项目;恢复职业中学的食用菌专业班;确定“中国香菇城”城标与城徽;在庆元香菇原产地认证基础上确定庆元香菇的分级标准;扩大香菇标准化栽培基地;扩大庆元县食用菌办公室的人员编制,组织全县10多个职能部门,全力扶持香菇生产,尤其是规定每年举办一次中国香菇文化节。一条条措施实实在在,令人感奋。
     森林香菇 和谐发展
     香菇与森林矛盾的争论,早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得到较好的解决。针对当时的古田县“将树根也挖了种银耳”和龙、庆、景砍树种香菇是“杀鸡取蛋”二种指责,林业部及国家科委分别于1986年秋和1987年夏组织了专题研讨和工作组调研论证,结论十分明确:“这是对森林的合理利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香菇发展初期也出现过类似争论,但历经50多年的实践证明,他们的香菇主产区,如日本九州的大分、熊本,韩国的济州岛,中国台湾的南投等等所有香菇产地森林蓄积、林相、林种都趋增长和改良,不少地方已成旅游区,原因是以香菇致富的农民会回报给一个碧绿的青山。
     庆元香菇历经20年大发展,许多人担心其森林不堪承受。今日如何?在本次中国香菇文化节上,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其中,食用菌专家顾新伟的文章以丽水市林业局和丽水市统计局《丽水地区山地资源》和《林业生产统计年报》为基础,提出了许多令人信服的观点。其结论足以打消人们的顾虑:阔叶林的消长与区域性香菇发展难以找到相关性。
     庆元,1995年后,年均香菇栽培量1亿袋左右,硬阔叶林蓄积从1995年的1373819立方米,增至2000年1520554立方米,增长10.7%。就阔叶林的使用效益对比:每百公斤硬阔杂木用于其做香菇估价是270元,烧炭40元,卖柴或供作纤维板原料20元,卖木头30元。香菇的利用价值是后两者的7―10倍。
     其实香菇发展与区域内林木资源并不成正比,浙江省磐安县与福建省寿宁县阔叶树蓄积都在数十万立方米以下,十多年来香菇业仍然持续稳定发展。古田是全国最大人耳产地,也是香菇主产区,而今古田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生态条件更好了。当年所谓“挖了树根种人耳”的指责已被历史所否定。随着煤电使用比例的逐年扩大,木材加工剩余物,尤其是国外引进木材供玩具加工后的剩余物的增加,农业秸秆的利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对森林投入的增加等等,使我们的香菇生产在原料利用上处于一个十分有利的局面。
     香菇市场 前景喜人
     2004年香菇文化节之主题是:弘扬历史与文化,长期的全球产业竞争。该主题已经显示香菇文化之魅力。就花、果、菜……而言,我们无法与沿海及交通发达地区竞争,也许举一县之力,比不过人家一个镇乃至一个村,更无法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就香菇而言,龙、庆、景,乃至我国香菇主产地一个县,都可以将人家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产量比下来。这便是中华香菇文化魅力之所在,日本及我国台湾扶持东南亚和中南美洲不少国家发展香菇,总形不成规模,也因缺乏历史文化之优势。
    
     尤其是香菇具有烘干后耐贮藏与运输,香味更浓,食用价值更高的特点,一旦滞销,可以通过贮藏后在次年销售,比一般果、菜更具优势。
    
     虽然日本以各种反倾销手段来阻遏中国香菇进口,但终究无法抗拒中国香菇,因为日本国内出于劳动力不足,生产优势逐渐丧失,产量减少,每年从中国进口的干、鲜香菇均有一定的底线。从当前我国香菇总产10万吨左右分析,出口日本折成干品不过1.2万吨左右,东南亚、北美及欧洲等约1.8万吨,总计3万吨,仅占我国总产30%,国内市场消费量仍占70%。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内销市场仍在不断扩大,价格稳定,国际市场的变化,已不可能左右我们的内销价格。这将是给香菇主产区最大的鼓舞。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