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现代农业园区,走进大山合集团公司总部,你会发现许多“庆元烙印”:公司里的主街道被命名为“百山祖路”、办公楼大厅被设计成“庆元廊桥”的别致造型、办公室中自然田园的装修风格体现出这是来自“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的企业……
这家主要从事食用菌、食用菌工业食品、食用菌保健品、休闲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及科研开发的农业龙头企业,把香菇销往全球71国家和地区,干食用菌年出口量超过7000吨,连续8年出口量居全国第一。
走进三楼会议室,一场大山合全球经销商培训正在进行。主讲人正是大山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毛传福。主讲的内容是:说菇菌、话健康,迎接菇粮时代。
“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香菇分会会长,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商会食用菌分会监事长,浙江商会执行副会长。”在一本毛传福编写的名为《菇粮时代》的书籍上,毛传福在介绍自己时特意加上“浙江庆元人、菇民的后代”。
毛传福,出生于东部山区荷地镇。年幼时,他曾梦想成为一名军人。由于念书刻苦,他的成绩上升了,视力却下降了,没能成为军人。他并没有气馁,立志跳出农村。从台州供销学院毕业后,他就回到隆宫供销社工作。
1988年,在一次庆元县外贸局的招考中,毛传福从200多名竞争对手里脱颖而出,成功拿到进入公家单位的“入场券”。鉴于他出色的工作能力,被组织上提迫拔为领导干部。1993年起,在县外贸局(公司)做了5年的书记兼总经理的毛传福调到了县医药管理局(公司)任副局长。
而立之年,毛传福就当了局长、书记,在亲朋好友看来,他的仕途前程一片光明。就在这时,他却做出令众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下海,只身来到了深圳做起了香菇倒卖的生意。“人生在世一定要实现自己的价值。从机关单位下海,就是想延长自己事业的周期。”毛传福回忆说:“我想检验一下自己有没有在市场竞争中生存的能力。”
“家乡是山区,我做的买卖是山珍,老家荷地有座山就叫‘大山’。”毛传福说,正是因为自己特殊的“大山情结”,还有大山“可靠、诚实、富有力量”的特质,让他把自己的公司取名为“庆元大山菇业有限公司”。
“自己当老板,自己创事业,并非那么容易,所有的困难、压力都要自己扛着。”初涉“市场大潮”的毛传福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1997年8月,他创建大山国际实业(香港)公司,1998年6月成立大山合食品(深圳)公司。
当时在深圳的庆元企业就有6家,“身价”都在千万以上,从事香菇生意的就有2000多人,被当地人成为“香菇特别行政乡”。
身边强手如云,自己面临生存压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正当毛传福思索如何打破竞争格局、增强竞争力的时候,一场始料未及的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
破产流言、股东退出、“菇灾”来临……各种对大山合不利的因素接踵而至。毛传福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咬牙坚持、设法突围”,那段时间他的体重下降了15斤。
面对这生死攸关的考验,毛传福反其道而行之,作出两个决定。一是不用合同做生意、用真诚做生意,与客户风雨同舟给客户返利2%。二是紧紧贴着市场跑,第一时间清空库存,再到菇农手中收购,让购销链“动”起来。这看似“损己利人”两招,不仅让毛传福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更大的市场,还奇迹般的盈利了100多万元。“大山合食品”一跃成了国外从中国购买菌菇的首选公司。
“要享受就不要从事农业行业。”“哪里有贫穷,哪里有落后,哪里就有大山人。”“大山的使命是发展菇类事业、传播健康文化、造福一方百姓、增强人类体质。” 这些毛传福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把“大山”的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吃苦、勤俭、诚信、创新。
“农业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我们大山公司就是要让农民通过种植食用菌脱贫增收。”毛传福经常教导公司员工要吃得起苦,而他的创业之路也是充满“苦涩”。
1996年12月,毛传福去湖北产地考察,当时神农架积雪覆盖。山上积雪,天气更冷,车轮不断打滑,毛传福一行用小斧头劈路才能前进。为了化解车轮上的积雪,连小便都用上了,最终达到了目的地。随行的浙江省土畜产进出口公司京果部经理杨荣良先生说:“和你们这次考察,让我明白了八年来没有想通的问题,为什么国营外贸市场一天天变小,而你们却一天天壮大。”
2003年12月,一场车祸夺去了毛传福的“自由”。他的双腿在那场车祸中粉碎性骨折,让这个爱好中长跑的男人只能坐在轮椅里。困难越大、斗志越高,对手越强、发展越快,毛传福凭着中长跑中的“极限定律”,在逆境中与自己“战斗”,比常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一年多后,这个让医学专家都惊奇的男人又站起来了。
“销售额多一分,利润才能多一分;勤俭节省一分,综合竞争力多一分。”这是大山合的勤俭哲学。“让创新贯穿大山的发展全程,流淌在大山的血液中,遍布于大山的每个工作环节。”这是大山合的创新理念。“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这是大山合的诚信要求。
凭着自己商业敏锐度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每年的出口能做到近亿元的时候,毛传福闻到了菌菇再加工的商机。2002年,他购买了全球最先进的设备,在上海成立最大的菌菇产业的研究、开发、再加工的生产基地。采用“候鸟式”培育模式,从全国各地的食用菌中收集了500多品种的野生菌菇,研究开发了栽培名贵菌菇的方法,打造出目前全国经营菌菇品种最齐全的公司。毛传福这位“菇民的后代”也逐渐成了中国名副其实的“菇王”。
“佛生百善、地生百菇、毛传百福。”如今的毛传福正努力从中国菇王到天然健康食品专家的转变。编写食用菌健康知识书籍、推广标准化基地栽培方式、建立中国菇菌博物馆,毛传福正率领大山人以关心人类健康为目的,掀起人们饮食文化的新革命,全力开启一个“菇粮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