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双龙镇聚焦食用菌主导产业,坚持以点带园,以园连线,以线成带,以业延链,不断做大做强做优食用菌产业集群,切实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目前,全镇标准化菌棒厂7 处,标准化菌菇大棚 220 个,食用菌深加工企业 28 家,年产值达 20亿元。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中160户497人在食用菌产业上增收致富。
围绕产品提质,拉动“科技赋能”新引擎。一是引智引技做好菌种升级。依托西峡县菌种研究中心,与河南省农科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等建立长效科技合作机制,在新品种及菌材替代物选育、工厂化栽培、珍稀菌种研发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二是统制统销提升菌棒品质。建立工厂化制棒车间,实现机械自动拌料、流水线装袋作业、高压数字温控灭菌、全自动无菌接种,使烧袋坏袋率降低至5%以下,大大提高出菇率。三是控温控湿实现四季出菇。建立智能化温控大棚,通过配套数字冷风机、增加微喷装置等措施,使棚内夏季温度可控制在28 度以下,冬季温度保持在0 度以上,实现四季出菇。
围绕生产规范,构建“行业头部”新格局。一是发展绿色可持续。秉承“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立双龙镇专业的菌材购销队伍,充分利用东北等重要木材加工基地的边角废料,科学添加废弃的农作物秸杆,并严格控制香菇生产规模。既保证了香菇产业不丢、群众收入不减,又保证了生态植被的有效修复。二是质量控制可追溯。建立香菇生产记录档案,把质量安全贯穿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同时,对每一处基地进行统一编号,对菇农按户进行登记编码,做好编码标识,建立覆盖整个生产加工过程的质量追溯体系。三是操作规范可引领。推行“菌种统一采购、菌棒集中加工”的发展模式,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核心技术的一致性;助力百菌园新产品研发和松林菇业科研中心等项目落地,鼓励企业自主研发、专利申报、标准制定,逐步实现全镇农产品加工企业引领行业标准新格局。
围绕产业转型,培育“三产融合”新业态。一是促使菌菇种植转向。菌菇种植方式由简易“小棚中袋立体”春栽种植模式转向“集中制棒、基地管理”模式转变;产业发展方向由“一菌为主”向“多菌并举”转变。2023年,全镇在稳定种植香菇 2000 万袋基础上,实现猴头菇、双胞菇、羊肚菌、赤松茸等名优菌菇的规模化种植。二产推动农业企业转型。政府带动、商会出动,促使本地企业与北上广重要客商深度合作,在不断占有国内市场、不断开发国内市场的同时,推动企业由干菇销售转向成品销售,由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实现企业转型升级。三产引领服务发展转变。依托百菌园产业研学基地和龙潭沟、地下河景区,以旅游观光、田园采摘、菌棒认领、楹联文化、餐饮服务为主渠道,着力推动农游一体、产研一体新业态。
围绕园区建设,写好“乡村振兴”新篇章。坚持电商带动,突出联农带农,实现园区建设新突破。一是打造“农村智库”工程。百菌园农村电子商务实训基地,为双龙香菇实现“卖全球”提供平台。2022 年,香菇及香菇制品电商货值达 5 亿元以上。二是落实“双绑链接”机制。以“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全镇 7 家食用菌龙头企业与 22 个村级专业合作社和 3000 余户农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村集体经济个均增收 8.9 万元,种植户户均增收 10 万元以上。三是锚定国家级产业园建设。以打造国家级乡村振兴产业园为目标,积极践行“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的责任担当,加强市场管理、优化营商环境。3.2 平方公里的香菇交易市场,年可吞吐干制鲜菇食用菌 7 万吨、鲜香菇 5 万吨,年交易额达 60 亿元,带动全镇2万余人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