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动态首页 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食用菌商业化栽培呈多元化趋势

2004-09-20 00:000中国食用菌

从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食药用菌产业发展的历程分析,初始阶段品类单一,大多为香菇。而且作为山区摆脱贫困的项目,其具有栽培技术性强、名贵而出口创汇高的特点。而多品类食用菌,尽管其在自然生产阶段被人类采食已很普遍,但作为商业栽培并非一朝一日可以实现,其必然有一个试验、研究、开发与食用、加工,最后成为规模发展的过程。因此必须有与之相对的社会经济水平、科技水平以及消费市场来支撑。日本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均以生产香菇为主,少量滑菇和蘑菇是人工栽培的,自七十年代初开始,金针菇、姬松茸、平菇、真姬菇、灰树花、松茸等方才进入规模栽培与批量进口阶段。至2000年,金针菇消费达11万吨,比30年前增加10倍,并一举超过鲜香菇;黑木耳消费总量也达到鲜耳2.4万吨,而1970年仅97吨;滑菇2.49万吨;真姬菇生产1978年才起步,2000年达8.2万吨;灰树花3.9万吨,而1980年正在起步;平菇易栽培,但其口味及烹饪价值不如小平菇,所以日本平菇在1974年即达3500吨,至2000年仅8500吨,反而比最高产量的1990年的3.5万吨大大降低。
    
     我国目前多品类食用菌发展已步入类似日本上世纪70-80年代的阶段。但比之日本,我国在品类上更丰富。在2004年(北京)全国食药用菌峰会大会上,各种珍稀菇类的产品琳琅满目。粗略统计,杏鲍菇、阿魏菇、金针菇、白灵菇、长根菇、鸡腿菇、猴头、小平菇、姬松茸等均已形成大规模商业化栽培。传统产品黑木耳、白木耳、灵芝等质量迅速提高,加工品包装更加精美。从南到北,从大、中、小城市的超市或一般集市上,尽管包装物有所不同,但都具有十几种干食药用菌出售,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出现一股百菇争奇,兴旺发达的可喜局面。
     来自丽水日报9月16日报道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