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动态首页 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金榜未成国企人 下岗回家种蘑菇

2011-04-08 08:230台海网


 

      中专毕业后,林金榜分配到一家国营建筑公司工作,本以为就此跳出”农门”,准备在城里闯出一番事业时,却遇到公司改制。工作不到6年的他下岗了,漂泊了两年仍找不到稳定的工作,无奈之下他回到家里,跟父亲种起了蘑菇,却意外地成了年入百万的“蘑菇大王”。自幼苦读跳出农门。
  
林金榜是翔安内厝镇人,今年34岁,或许是自己尝尽了农村生活的艰辛,父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继续当农民,因此给长子取名金榜——— 希望他能通过读书,金榜题名后跳出农门,做一个不用看天吃饭、能领固定薪水的城里人。林金榜也很争气,1994年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专,“是家族50多个同辈人中第一个考出来的,村里为此连续放了一周的电影”。回忆起当初,林金榜满脸的自豪。
  1998年,林金榜毕业后,被分配到鼓浪屿上一家国营建筑公司做项目经理,虽然收入不高,但能在城里生活,他“穷却快乐着”。就在他踌躇满志希望能混出点名堂时,2006年,公司改制,林金榜下岗了。下岗之后,林金榜先后在岛内、同安等地“飘”了两年,想找份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稳定的工作,但却一直未能如愿,无奈之下只好回家,跟着父亲种蘑菇。

  下岗回家爱上蘑菇
  尽管开始时非常失落,但林金榜是个很会调整心态的人,加上小时候就跟着父亲种过,所以慢慢地,他也喜欢上了种蘑菇。
  2007年,在萧条了一段时间后,厦门的蘑菇市场开始复苏,他和父亲商量后,采取了两项新的举措:一是引进冷库技术,种植新品种杏鲍菇,“我的一个朋友在日本吃到了杏鲍菇,觉得味道爽滑鲜美,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杏鲍菇需要生长在13℃—18℃的环境里,必须用冷库才能完成”;二是首次采用了墙式种植法,大大提高了蘑菇的产量。
  不过,因为资金缺乏,刚开始林金榜是租用别的公司的闲置冷库,虽然技术和产量有保证,但利润也很低,基本没赚到钱,“2008年起,我们自筹资金,办起了一个简易冷库,当年的毛利达50万。”2009年,他正式注册成立了公司,种植规模达到3000平方米;2010年,他在山上新增30亩,种植规模上万平方米,年利润也达100万元。
  因为是下岗后重新创业,林金榜很快就成了典型人物——— 2009年,他的“优质食用菌”项目获得了青年创业贷款,他的蘑菇种植基地也被授予团中央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目前,该见习基地吸引了好几个初出校门的大学生来工作。
  谈及自己这几年的体会,林金榜笑着说:“以前我对当农民很排斥,现在看来或许我天生就是做农民的料!”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