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动态首页 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清风洞里种菌菇

2024-12-02 18:170天眼新闻

在黔南州平塘县掌布镇新坪村上莫组有一天然洞穴,名曰清风洞。2023年,村民发现,清风洞通风条件好,洞内恒温,常年温度12摄氏度至20摄氏度,适合栽培平菇

王旭是贵州易合顺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在清风洞种植了17万支菌棒。“我们的品种专为洞穴内高二氧化碳的环境开发,产出的平菇菇脚短、肉厚、口感爽脆。”王旭拿着刚摘下的平菇对记者说道。

“去年,村里谋划产业发展,正好与前来新坪村调研产业的王旭不谋而合,村里向县里申请资金进行洞内的土地平整等工作,由王旭负责基地管理和销售工作。”新坪村驻村第一书记宋子豪道出了双方合作的原因。

“目前菌菇仅有三分之一的产出,主要销往贵阳。后续丰产期每天可产出3000斤,预计在2025年春节期间会有一个生产小高峰。”宋子豪说,村里还建设了菌棒生产基地,每天可生产1万棒左右。

为了科学高效种好平菇,清风洞内安装了自动喷淋系统,仅凭一个遥控器就可完成全部喷洒工作。“水从洞内抽出来,40秒就可完成一次喷洒,而常规喷洒则需要7人才能完成这项工作。”王旭介绍。

“洞内24个摄像头安装完毕,今后的管理工作会更加高效便捷。”王旭说,除了平菇,还在洞内试种出猴头菇,“下一步将扩大到2万棒左右,如果顺利,一株三两可卖10元,比平菇更赚钱。”

“出菇的菇包进行再加工还可以做成栽培基质。”按照做循环产业的思路,王旭盘算着怎样利用好生产的每个环节。

平菇产业渐入佳境,村民们荷包渐鼓。村民韦朝芬已在基地务工10余天,每天能有100元的工钱。

“我从附近的大塘镇过来,基地负责接送,主要负责平菇接种,每天能获得工钱80元。”杨世艳告诉记者,基地包中餐,车接车送很方便。

“干好产业不容易,关键还是多看多探索。”对新坪村未来产业发展的谋划,宋子豪信心十足,“要瞄准高附加值的产品,猴头菇、羊肚菌、黄丝菌在洞内已试种成功,下一步是如何大范围铺开的问题。”

“如果顺利,还想通过厦门、深圳出口,将平塘的生态农产品卖到新加坡、日本和韩国。”宋子豪坦言,今后想走高端产业订单农业路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绍阳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黔南州:多措并举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
据悉,2022年黔南州食用菌累计种植面积4.9万亩(亿棒)、产量20.3万吨、产值24.4亿元,同比增长15.35%、18.06%、22.85%。

0评论2023-02-01176

贵州省黔南州到中国茯苓之乡(湖南靖州)开展茯苓产业专题招商引资
近日,黔南州林业局、州投资促进局共同在中国茯苓之乡——湖南靖州举办“黔南州2021年茯苓产业(湖南靖州)专题招商引资推介活动,都匀、福泉、瓮安、独山、平塘等5县市组织参加招商推介。

0评论2021-12-20265

黔南州荔波县:多措并举引领食用菌产业发展
荔波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多措并举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投入财扶资金1300万元、广帮资金1000万元,完成食用菌种植1200万棒,覆盖8个乡(镇、街道),逐步成为群众增收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0评论2020-06-20194

贵州省食药用菌行业协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在黔南州召开
本次会员大会由贵州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杨仁德所长主持,共有41人参加。

0评论2019-01-19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