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公主岭市陶家屯镇马家店村智慧农场,一望无际的玉米郁郁葱葱,玉米行间,一朵朵平菇点缀其中,工人们正忙着采摘、称重、装箱、搬运,一派繁忙景象。“目前已经出了的蘑菇有平菇和鸡腿菇,其他的蘑菇大概是在9月中旬会陆续长出来。经过对平菇的测产,每亩产量在500公斤~600公斤之间。”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国双介绍说。今年,智慧农场中“米菇立体间作”模式种植面积达到70余亩,在公主岭市推广面积近300亩。
有经验的农民都知道,以往施农家肥时,常常会在田间发现自然生长的鸡腿菇,科研人员正是利用菌类喜欢长于阴湿地的特性,在玉米行间为菌类创造出仿自然生态的生长环境。玉米的遮阴保湿与菌类喜阴喜湿相适应,二者形成互补,实现粮菇双收。同时,秸秆基质化作为食用菌的培养料,实现了养地、增收、变废为宝一举三得。“玉米正常收,蘑菇一亩地能收入5000多元,这样一年能多收1万多元。种蘑菇时,我们施的是有机肥,玉米产量也能提高5%~20%。”公主岭市朝阳坡镇的村民们高兴地介绍说。
陈国双说,利用米菇立体栽培技术,在玉米宽窄行的宽行中种植蘑菇,菌丝会为玉米根系提供有机碳、全氮等需要的营养物质,使玉米增产。而在更接近自然生长状态下长出来的蘑菇,无论是风味还是口感也更接近野生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