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讯:6月23日,在“第十一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2017中国食用菌产业年会暨第四届中国食用菌博览会”的大会主题报告上,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谭琦研究员作了题为《基于香菇全基因组的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同与会代表一起探讨了基于香菇全基因组序列的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农杆菌介导香菇菌丝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等相关问题。
报告中,谭琦研究员指出菌种质量是最大的产业瓶颈。她表示,无性扩繁的制种过程使劣种(次品)、错种、假种时有发生,严重危胁香菇安全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对香菇菌种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原有菌种鉴定技术落后,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发展的新需求。
针对这一情况,谭琦研究员为参会代表介绍了基于香菇全基因组序列的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据了解,该方法能够提供菌种的“产前检测”,从源头上杜绝菌种的安全生产隐患,消除企业转型中的顾虑;能够提供新品种DUS测试服务,为科研单位、企业申请食用菌新品种认定、提升技术储备提供了清晰的遗传背景数据。谭琦研究员还表示,其团队受政府部门的委托,运用此方法对16起“菌种问题”进行鉴定,为解决菌种纠纷、菇农上访提供了权威依据,为化解社会矛盾做出了贡献。
在谈及“农杆菌介导香菇菌丝遗传转化体系研究”问题时,谭琦研究员表示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ATMT)有着培养条件简单,对实验设备的要求较低,重复性较好,转化率较高的优点。 同时,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能产生稳定的单拷贝基因,整合外源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整合率高,并且能够稳定的复制以及表达。
谭琦研究员进一步介绍道:“这一研究拟利用含有不同启动子的遗传转化载体pYN6982和GPiE,以香菇单核体菌丝体作为受体材料,用不同的农杆菌EHA105和LBA4404介导转化,以潮霉素抗性基因作为筛选标记,绿色荧光蛋白(egfp)作为报告基因,进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试验。”
报告的最后,她表示,香菇是个混合种概念,不等同于L. edodes,需要了解各类型的生境、形态、农艺性状等特征进行分析,并整合不同类型种质资源的优良性状,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香菇新品种,建立纯合ITS1/5.8S/ITS2类型的资源保护区。
此次会议由中国菌物学会主办,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大学、山西省农业厅蔬菜管理站、易菇网承办, 来自全国多个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4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设置有主题报告、专题报告以及食用菌基础科学及生物技术、食用菌遗传与育种、食用菌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控、食用菌营养健康及采后技术、食用菌产业发展与科学技术问题四个分会场以及药用真菌与开发研讨会、珍稀食用菌发展研讨会、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共计60余场专业报告。同时,为适应食用菌学术与产业发展新形势、新需求,助推产学研的交流与合作,会期有50余家食用菌企业带来了数百种食用菌产品,涉及食用菌原辅材料、机械设备、消杀药品、食用菌休闲快消品等数千种食用菌初级和精深加工产品亮相。此次会议注重学术与产业的结合,有效促进了食用菌产、学、研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了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