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法规首页 法规分类 切换频道

无公害食品 罐装金针菇

2004-09-07 00:000中国食用菌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罐装金针菇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鲜金针菇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无公害食品罐装金针菇,包括玻璃瓶罐、金属罐、软包装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987食品添加剂柠檬酸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4789.26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

GB/T5009.11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T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B/T5009.13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

GB/T5009.16食品中锡的测定方法

GB/T5009.17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

GB/T5009.20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5009.29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方法

GB/T5009.33食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测定方法

GB/T5009.34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方法

GB/T5009.38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5461食用盐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0786罐头食品的pH值测定

GB/T12457食品中氯化钠的测定方法

GB/T14878食品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QB1007罐头食品净重和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QB/T3600罐头食品包装、标准、运输和储存

  

3要求

3.1原辅材料

3.1.1金针菇应新鲜良好、菌体完整、呈乳白色或黄色,菌盖直径约1.5cm、菌柄长13cm~15cm、开伞菇不超过60%,无菌根、无腐烂变质、无病虫害。

3.1.2食用盐应符合GB5461的要求。

3.1.3柠檬酸应符合GB1987的要求。

3.1.4加工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要求。

3.2感官感官应符合表1的要求。

3.3理化指标

3.3.1净含量和固形物含量

应符合表2的要求。每批产品的平均净含量和固形物含量应不低于标明的净含量和固形物含量。

3.3.2氯化钠含量应在0.3%~1.3%范围内。

3.3.3pH值应在5.0~6.0范围内。

3.4卫生要求卫生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1无公害食品罐装金针菇的感官要求

项目要求

色泽菇体呈乳白色至黄色,色泽较一致,汤汁清亮透明

滋味气味具有罐装金针菇应有的滋味和气味,无异味

组织形态组织脆嫩,菇体完整

杂质不应有肉眼可见的异物

外观容器密封完好,无泄漏和胖听(胀袋)现象,容器外表无锈蚀,内壁涂料无脱落

表2无公害食品罐装金针菇净含量和固形物指标

罐号净含量固形物

标明含量,g允许公差,%含量,%规定含量,g允许公差,%

61012843.05014111.0

71063803.05019011.0

315mL四旋瓶2803.04512611.0

500mL罐头瓶5105.0452309.0

注:其他罐号的净含量和固形物含量及其允许公差可参照本表要求执行,净含量允许公差3.0%~5.0%,固形物含量允许公差9.0%~11.0%。

表3无公害食品罐装金针菇卫生要求

序号12345678910111213项目指标

砷(以As计)/(mg/kg)≤0.5

铅(以Pb计)/(mg/kg)≤1.0

汞(以Hg计)/(mg/kg)≤0.1

铜(以Cu计)/(mg/kg)≤5

锡(以Sn计)/(mg/kg)≤200

敌敌畏(dichlorvos)/(mg/kg)≤0.2

多菌灵(carbendazim)/(mg/kg)≤0.5

百菌清(chlorothalonil)/(mg/kg)≤1

亚硝酸盐/(mg/kg)≤4

苯甲酸/(g/kg)≤1.0

山梨酸/(g/kg)≤0.2

亚硫酸盐(以SO2计)/(g/kg)≤0.05

微生物应符合罐头食品商业无菌要求

注1:出口产品按双方协议检测。

注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剧毒和高毒农药不应在蔬菜生产中使用。

注3:苯甲酸、山梨酸和亚硫酸为罐装金针菇食品添加剂的主要检验指标,其他添加剂应符合GB2760的规定。

4试验方法

4.1感官检验

4.1.1色泽和组织形态打开包装罐,将汤汁倒入烧杯中,观察汁液是否清亮透明;将固形物倒入白瓷盘中,观察其色泽和组织形态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1.2滋味和气味打开包装罐,用嗅觉检测是否具有罐装金针菇应有的气味;用品尝评定固形物是否具有罐装金针菇固有的滋味。

4.1.3杂质、外观用目测法检测。

4.2理化指标检验

4.2.1净含量按QB/T1007规定执行。

4.2.2固形物含量按QB/T1007规定执行。

4.2.3氯化钠含量按GB/T12457规定执行。

4.2.4pH值按GB/T10786规定执行。

4.3卫生要求检验

4.3.1总砷按GB/T5009.11规定执行。

4.3.2铅按GB/T5009.12规定执行。

4.3.3铜按GB/T5009.13规定执行。

4.3.4汞按GB/T5009.17规定执行。

4.3.5锡按GB/T5009.16规定执行。

4.3.6敌敌畏按GB/T5009.20规定执行。

4.3.7多菌灵按GB/T5009.38规定执行。

4.3.8百菌清按GB/T14878规定执行。

4.3.9亚硝酸盐按GB/T5009.33规定执行。

4.3.10苯甲酸按GB/T5009.29规定执行。

4.3.11山梨酸按GB/T5009.29规定执行。

4.3.12亚硫酸盐按GB5009.34规定执行。

4.3.13微生物检验按GB4789.26规定执行。

5检验规则

5.1检验分类

5.1.1型式检验型式检验是对产品进行全面考核,即对本标准规定的全部要求进行检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b)两次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c)加工原辅料、关键工艺或设备有较大变化时。

5.1.2交收检验每批产品交收前,生产单位进行交收检验。交收检验项目包括感官要求、标志和包装。检验合格后并附合格证方可交收。

5.2组批

5.2.1工艺条件、班次、品种、规格相同的产品为一个检验批次。

5.2.2产量较小(班产量小于2t)时,可将相邻班次(工艺条件、品种、规格相同)的产品合并为一批。

5.3抽样按表4的规定从批量货物的不同位置进行随机抽样。样品以罐为单位。

5.4判定规则

5.4.1感官和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或检出国家禁用农药,该批次产品为不合格。

5.4.2复检对标志、净含量、固形物、包装等检验结果存在较大争议时,可对争议项目进行一次复检;感官和卫生指标检验结果不合格不进行复检。

  

6 标志、标签应符合GB7718的规定。

7包装、运输、储存应符合QB/T3600的规定。

表4 无公害食品罐装金针菇的抽检量 单位为罐

 批量  抽样量

 1~50    2

 51~500   3

 501~3500  5

 ≥3501   8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谈食用菌标准化建设的趋势(之三)
在实践中,现有标准已经难以应付市场的深究,药用菌与药还有一个街道的差距,需要解决好当前的和前瞻性的急迫问题。

0评论2018-01-047863

谈食用菌标准化建设的趋势(之二)
与此相对应,我国已报道的食药用真菌近1000种,共有450余种药用真菌具有药效,具有抗癌的达184种。我国约有18万种菌物资源,但仅对约8%的资源有初步认识,对90%以上的资源仍一无所知。

0评论2018-01-047597

谈食用菌标准化建设的趋势(之一)
为了及时淘汰落后标准,切实解决标准老化滞后问题,新的标准化法规定,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经过复审,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进步的应当及时修订或者废止。

0评论2018-01-047974

食用菌术语标准

0评论2013-08-24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