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金针菇如何再生栽培 金针菇再生种植技术

2024-12-24 21:330农业百科

金针菇具有很强的再生枝特性,当小菇受干枯萎时,在其菌柄上会形成许多新生的子实体原基,对这些原基适当管理,都可以发育成优质菇体,这种方法是值得推广的一种较理想的栽培管理方法。其栽培管理技术如下:

一、入室催菇

菌筒长满袋后移入栽培室,保持12-15℃进行催菇。当料面的子实体长高2~3厘米(呈须根状,只长柄,未长盖)时,打开袋口,尽量下卷贴近料面,并把子实体下压,使之倒伏,紧贴并均匀铺满料面。

若有少量子实体已长菌盖,可剪去菌盖。

二、加强通风

开袋后要加强通气,第二天压倒的菌柄便开始干枯变褐,一般在开袋后4天左右(气温低于12℃时,则要5~6天),则会从干枯的菌柄上长出大量的小白点(子实体原基)。

当菌柄长高2~3厘米时,高度平整,菌盖大小一致。在再生法栽培中,由于长出的子实体多,因此要注意搞好通风换气。

也可在每次盖湿布前通风0.5~1小时,夜间要打开窗户通风换气1小时,气温超过15℃时,可在夜间盖好湿布后通风4~5小时。经这样管理菇质好,产量高。

三、拉直袋口

当菌柄直径2~3毫米时,要拉直塑料袋口。如果相对湿度大,或有的菌柄较粗不易干枯,压倒后不会再分生出小菌蕾,第二天仍从菌柄上长出菌盖。

在这种情况下,菇也会比原来长得多而密,菌柄的高度也较整齐一致。

四、调节湿度

当菌柄长至10厘米左右时,若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5%时,则要在袋口上盖湿布或在盖纸上勤喷水;当菌柄长达15厘米、菌盖直径不超过13毫米,达到商品规格时,要及时采收。

采收后要耙去料面的老菌皮和残留菌柄,让料面干燥1~2天,再将袋口加套环和棉塞,培养8~15天,又有第二批菇发生。

如果培养料较干,要提前在袋口上盖湿布,一般袋口拉直后就盖湿布。第三批菇与第一批管理相同。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金针菇栽培季节、品种和场地选择
文章讨论了金针菇的栽培要求,包括栽培场地、季节选择和品种选择。金针菇是一种低温性菌类,对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文章指出,金针菇的栽培场地可以多样化,包括各种类型的设施。栽培时间通常在北方地区的秋末冬初至早春,而品种选择上,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出口要求来选择黄色或白色品种。

0评论2024-09-02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