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食菌协〔2010〕7号
关于深入开展“小蘑菇新农村行动”的通知
各省v区、市w食用菌协会、食用菌主管部门、各会员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共中央中发【2010】1号文件精神,中国食用菌协会决定,继续深入开展“小蘑菇新农村行动”,以推进食用菌产业科学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小蘑菇新农村行动的重要性
2006年中国食用菌协会开展“小蘑菇新农村行动计划”以来,全行业积极行动,广泛参与。全国性“行动村”示范、培训指导、现场交流等活动的开展与各地小蘑菇产业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促进了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食用菌科技推广能力和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行业从业者素质明显提升。“小蘑菇新农村行动”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也增强了全行业崇尚科学发展的意识,从而获得了食用菌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双丰收。
按照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中心任务,全面推进农村工作,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此,全行业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服务“三农”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小蘑菇新农村行动的重要性,认真组织开展小蘑菇新农村行动工作。
二、始终坚持培养新型农民,为产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协会将继续结合农村种植和经营食用菌的需要,大力开展生产技术培训,推进先进文化建设,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培养造就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种植的新型农民。中国食用菌协会将与各地食用菌协会和主管部门共同合作,以不同形式举办多样的培训班。
三、始终坚持推广先进技术,建立优质生产基地、创建示范园区
在稳定总产的基础上,从推行标准化生产管理入手,提高产品质量;从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入手,不断提高效益;要建立农民看得见、学得会、学得起的示范棚、示范园、示范场,还要把先进的工厂化生产技术推广到农村去。同时,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应用,建立一批优质生产基地、优秀示范园区,提高食用菌产业整体效益,保障农民利益。
四、始终坚持促进产业化经营,培育行业龙头企业
为使行业内龙头企业、基地、农民之间建立更加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系,使食用菌产业化经营建立在工农联手,双赢互利的基础之上,要在加大提升行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树立产品品牌,提高产业化经营带动能力上下功夫,协会的试点工作将坚持不懈。
五、始终坚持强调循环利用,高效利用并保护环境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食用菌本身就是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循环链,因此要鼓励、支持、树立以食用菌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同时,树立粮菇型、菜菇型、林菇型高效套种模式等,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农村的全面进步。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小蘑菇新农村行动”,请各省v区、市w食用菌协会、食用菌主管部门、各会员单位积极组织,踊跃参与“小蘑菇新农村行动”的申报工作。同时,积极组织已参与该行动的行动村,特别是获得示范村称号的村,填报“小蘑菇新农村行动”跟踪调查表。以便协会全面掌握“小蘑菇新农村行动”的实施成果与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小蘑菇新农村行动”,为“行动村”提供尽量完善、针对性较强的有效服务。
请各有关单位于2010年6月底前将“小蘑菇新农村行动”申报表和跟踪调查表报送中国食用菌协会。
中国食用菌协会联系人:戚俊、徐晖
电话(传真):010-66033990
E-mail:aqyjy@163.com
附件:1、“小蘑菇新农村行动”行动村申报程序及申报条件
2、“小蘑菇新农村行动”申报表
3、“小蘑菇新农村行动”跟踪调查表
二一年二月一日
附件1:
“小蘑菇新农村行动”行动村
申报程序及申报条件
1、以县为单位组织各村申报,申报材料经各省、区、市食用菌协会、食用菌办公室复核后,报送中国食用菌协会领导小组。
2、行动村申报条件为:
(1)食用菌为该村产业之一;
(2)食用菌总产量(按鲜品计)达500吨,或总产值达1500万元;
(3)具有稳定生产队伍和可持续发展的菌业资源;
(4)党政领导重视,并有组织和指导机构;
(5)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的村予以优先。
(6)优势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或龙头企业原料供应基地或名牌产品基地的村予以优先。
主题词:深入开展小蘑菇新农村行动通知
抄送:
国家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科技司。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社团管理部。
中国食用菌协会2010年2月1日印发
附件1:
“小蘑菇新农村行动”行动村申报程序及申报条件
1、以县为单位组织各村申报,申报材料经各省、区、市食用菌协会、食用菌办公室复核后,报送中国食用菌协会领导小组。
2、行动村申报条件为:
(1)食用菌为该村产业之一;
(2)食用菌总产量(按鲜品计)达500吨,或总产值达1500万元;
(3)具有稳定生产队伍和可持续发展的菌业资源;
(4)党政领导重视,并有组织和指导机构;
(5)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的村予以优先。
(6)优势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或龙头企业原料供应基地或名牌产品基地的村予以优先。
附件2:
“小蘑菇新农村行动”申报表
村、庄名称 |
|
||||||||||||||
负责人 |
姓 名 |
|
性 别 |
|
出生日期 |
|
|||||||||
文化程度 |
|
职 务 |
|
职 称 |
|
||||||||||
通讯 |
通讯地址 |
|
|||||||||||||
邮政编码 |
|
电话 |
|
||||||||||||
传真 |
|
Email |
|
||||||||||||
基本情况 |
人口数 |
|
总产值 |
|
|||||||||||
家庭户数 |
|
农业总产值 |
|
||||||||||||
贫困人口数 |
|
总收入 |
|
||||||||||||
企业数 |
|
人均纯收入 |
|
||||||||||||
县级以上精神文明村 |
是 □ 否 □ |
行动村获奖情况 |
|
||||||||||||
食用菌生产基本情况 |
总产量 (吨) |
|
总产值(万元) |
|
|||||||||||
占农业总产值% |
|
||||||||||||||
主要品种 |
|
从业人数 |
|
||||||||||||
食用菌企业基本情况 |
企业数 |
|
年总产值 (万元) |
|
年总利润 (万元) |
|
|||||||||
企业资质 |
|
职工数 |
|
||||||||||||
主要业务 范围 |
|
||||||||||||||
|
|||||||||||||||
产品(商标) |
|
产品市场目标 |
|
||||||||||||
年销售额 (万元) |
|
市场占有率% |
|
||||||||||||
产品资质 |
|
||||||||||||||
协会与合作组织情况 |
协会数 |
|
会员数 |
|
其中:食用菌协会数 |
|
|||||||||
协会所属 部门 |
|
||||||||||||||
专业社数 |
|
会员数 |
|
其中:食用菌组织数 |
|
||||||||||
专业社所属部门 |
|
说明:申报单位在村、庄名称处需加盖公章
负责人基本情况简介(材料可另附) |
|
食用菌情况简介(材料可另附) |
|
省市协会或主管部门 推荐意见 |
盖 章 年 月 日 |
中国食用菌协会领导小组意见 |
盖 章 年 月 日 |
附件3:
“小蘑菇新农村行动”跟踪调查表
村、庄名称 |
|
||||||
负责人 |
姓 名 |
|
性 别 |
|
出生日期 |
|
|
文化程度 |
|
职 务 |
|
职 称 |
|
||
通 讯 |
通讯地址 |
|
|||||
邮政编码 |
|
电 话 |
|
||||
传 真 |
|
E-mail |
|
||||
村、庄发展情况 |
|
人口数 |
贫困人口数量 |
总产值 |
农业 总产值 |
人均 纯收入 |
村、庄获得荣誉 |
2008年 |
|
|
|
|
|
|
|
2009年 |
|
|
|
|
|
|
|
预计2010年 |
|
|
|
|
|
|
|
食用菌 产业状况 |
|
总产量 (吨) |
总产值 (万元) |
占农业总产值% |
食用菌 品种数量 |
从业人员 |
食用菌企业数量 |
2008年 |
|
|
|
|
|
|
|
2009年 |
|
|
|
|
|
|
|
预计2010年 |
|
|
|
|
|
|
说明:被调查单位在村、庄名称处需加盖公章。调查表请于2010年6月底以前反馈回中国食用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