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动态首页 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马村镇:招募经济能人回乡,带动木耳产业起势

2025-06-29 22:300记者 祝超群 通讯员 李超 魏丹慧大众新闻·农村大众

夏季中午时分,虽是烈日当空,但嘉祥县祥润生态农业开发家庭农场的木耳大棚内却温润宜人,并无半分燥热。木耳种植棚里,十几名工人正在采摘木耳,身下的小桶里渐渐堆起黑色“小山”,旁边的晾晒棚里,几名工人正将刚采摘的鲜木耳均匀铺开晾晒。

“现在我们在马村镇的27个木耳大棚全部采用比较先进的立体吊袋种植模式,这样大幅提高了种植效率,传统的地摆式木耳大棚每亩只能种1万包,这种立体种植模式每亩至少能种2万包。”嘉祥县祥润生态农业开发家庭农场负责人胡建生说。这种新式种植模式还能更好地控制大棚温度,让木耳尽量在16—25℃这样的湿度温度区间内生长,大幅提高了木耳品质。“现在全国各地哪里的客户都有,我们又扩建了一个4000平方左右的养菌室,专门用来生产销售菌包,日产菌包2.2万包。”嘉祥县祥润生态农业开发家庭农场管理人员杜春英说。为确保木耳品质,从原材料配备、菌包培育,到木耳采摘与晾晒等各环节,农场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生产体系。下一步,祥润生态农业开发家庭农场计划把木耳大棚扩展到100个,实现菌包自产自用的同时,建成从木耳菌种生产、销售,到木耳种植、加工的全产业链条。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近年来,马村镇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探索“组织+人才+资本”融合发展,积极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招引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通过科学规划与精心培育,发展能带动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的小微乡村产业,其中祥润生态农场牵头发展的木耳产业逐渐脱颖而出,成效显著。

“原来我一直在新疆种木耳,现在在那边还有800多个木耳大棚。”胡建生说。前两年,为了家乡发展,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招引、支持下,他决定返乡建厂,带动本地木耳产业发展。

随着种植规模渐渐扩大,去年嘉祥县祥润生态农业开发家庭农场销售木耳达7.5万斤,销售木耳菌包达45万包。与此同时,带动周边60余户农户种植木耳,帮助周边2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每年可帮助村集体增收约10万元。

如今在马村镇,小小木耳产业正成为带动群众致富、壮大集体经济的“金钥匙”。木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稳定的就业机会。“像我们这样年龄大的来这里上个班,不仅离家很近,还能挣不少钱,干一天就是100块钱,几乎天天有活干。”70岁的马村镇西陆村村民陆连义正在晾晒木耳。

“马村镇坚持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思路,强化人才回引、阵地建设、协同发展,持续推广‘组织+人才+资本’发展模式,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优村级富民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嘉祥县马村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曹乐胜说。为支持木耳产业发展,马村镇联合嘉祥农商银行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客群营销,针对木耳种植行业特点,创新推出按揭农业信贷服务模式,帮助企业破解农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小菌带种出“新希望” 黑木耳扎下“致富根”
骄阳盛夏,正是晾晒木耳的好时节。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满硐镇南武山西村的曾子广场、农家庭院、黑木耳大棚晾晒基地,到处可见正在晾晒的黑木耳。在这里,一片片小小的木耳正在改变着村民的生活,为村民带来了增收的渠道和致富的希望。

0评论2023-08-12183

“联盟+专业户”助推嘉祥县黑木耳产业做大做强
嘉祥联社以阳光信贷为契机,不断提升办贷效率,主动优化办贷新模式,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该联社深入发掘信用联盟的内在优势,主动拓宽信用联盟贷款的外延,依托农户信用联盟的优质底子,创新“联盟+专业户”模式,助推嘉祥县满硐镇黑木耳种植产业逐步做大、做强。

0评论2016-06-0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