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动态首页 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亩均降本1万元!看红托竹荪产业的生财之道

2024-12-30 20:160天眼新闻

12月25日,走进广顺镇贵州天仁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食用菌工厂化种植基地,菌种培养生产车间呈现出一片繁忙有序的劳作场景。原料泡发、搅拌、打包、灭菌、冷却、接种等作业有条不紊地进行,机器的轰鸣声奏响了产业发展的奋进旋律。

作为招商引资而来的企业,贵州天仁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积极推动红托竹荪产业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院、贵州大学食用菌研究院、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理工学院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在菌种选育、栽培基质调配、温湿度精准控制、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方面获得了全方位的技术指导,红托竹荪的产量与品质得以显著提升。

“我们现在的整条红托竹荪生产线已经正式投产了,每天生产的菌棒达到2万余棒,今年已经销售了300多亩红托竹荪菌种,每天固定用工40余人。”贵州天仁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文平说。据悉,传统的种植模式每亩种植成本大约在3.5万~3.6万元之间,经过和省农科院、贵州大学合作以后,提升、改进技术直接降低了种子成本、种植成本的问题,采用脱袋种植技术,每亩成本减少了1万元左右,缩短出菇时间的同时提升了产量。

随着红托竹荪产业的不断壮大,其带来的辐射效应也日益显著,为当地群众就业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生产员工韩海燕开心的说:“我是广顺人,在公司里面上班主要负责的是检查产品的好坏,在里面上班挺好的,可以照顾到老人和陪伴孩子读书,工资是3000块钱一个月,待遇不错。”

据了解,引进贵州天仁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不仅为长顺县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振兴。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