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动态首页 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韩鸿翼:种“菇”青年的大山追梦之旅

2024-10-10 11:460衢州统战

韩鸿翼,籍贯陕西城固,常山县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常山县支社社员,常山县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浙江天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连日来,韩鸿翼奔波于常山县各个山头研究菌物多样性,采集菌类标本,试图从常山野生菌资源的研究中寻找出“共富之钥”。未来,或许这些菌类标本也有机会成为“展品”在展览中展出。今年7月,韩鸿翼创办的浙江天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浙江自然博物院、浙江省华丹农业微生物资源应用研究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举办的“菌生万物——韩省华菌物人生”展览在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及新疆理工学院展出。此次展览将菌类文化的魅力带到了更广阔的地域,不仅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了解菌类、认识菌类文化的平台,也将助力我国菌类文化事业的发展。

从“考公上岸”到下海经商,再赴大山追梦,这一路,韩鸿翼都与“菌菇”相伴,他把青春年华献给了“菌业”,建基地工厂,专注产品研发,弘扬菌类文化,为产业带来新机遇,为菇农撑起“致富伞”,为山区发展注入新活力。他坦言,仅仅注重企业自身发展是不够的,以富民为导向助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走好共同富裕路,才是我们青年应当践行的使命担当。

接力传承

把青春种子撒进“菌菇”土壤

“从小我就和菌类打交道,我父亲是从事菌类研发工作,受到父亲的熏陶,我对‘菌菇’有着独特的情怀。而正是因为这份情怀,才让我有了干事创业的动力。”韩鸿翼一毕业便考上了公务员,但内心对“菌菇”仍充满了探索欲和求知欲,他决定放弃体制内工作,回到父亲所从事菌类研发事业,在“菌菇”的世界里种下一颗写有青春梦想的种子。

尽管未系统地学过微生物知识,但他对菌类知识的熟知度不亚于科班出身,工作起来一点也不手生。为了快速成为行业的“能手”,韩鸿翼通过“白天工作、晚上学习”的方式陆续完成了菌文化发展、食用菌技术、产业开发、国际贸易等方面知识的进修,并将所学知识“搬到”田间地头,聚焦种植、加工、销售、观光全产业链条,积极探索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把青春和梦想扎根在大山深处。在他的努力下,食用菌产业从技术到规模都发生了变化,其创办的浙江天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内外市场上也逐渐构筑起自身的竞争优势。今年以来,已接到21.6吨猴头菇海外订单。

投身大山

把青春奋斗融入“菌菇”事业

2020年,韩鸿翼将公司从杭州迁移落户常山。“常山有着浑厚的猴头菇栽培底蕴,我们想通过新方式振兴常山食用菌产业。”目前,他经营的公司在常山共有近500亩食用菌生产面积,包括自营基地以及3个外拓基地。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句话在韩鸿翼身上得到生动体现。引进日产3万袋食用菌菌棒的现代化生产流水线、建成全国首家猴头菇全产业链可视化工厂、打造常山县蘑菇园博物馆、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合作研发7种猴头菇深加工产品、牵头创办中国菌物学会常山服务站等等。在发展企业的同时,韩鸿翼还注重联农带农、兴业富农,搭建九三学社常山县农业科技服务基地,通过创新“公司+基地+大户”的模式,对外出售成品菌棒以供散户种植使用,为周边种植大户和农户定期提供技术帮扶和指导。目前已在常山县球川镇、大桥头乡等地设立共富菇园6个,去年共生产菌棒140万袋,辐射常山菇农超过40%。

科技创新

把青春风采绽放“菌菇”未来

一直以来,韩鸿翼十分重视科研投入,企业聘请了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徐建平教授作为技术指导,与吉林农业大学、上海农科院等专家团队合作,共同开展猴头菇品种基因育种、应用、栽培等方面技术研究,开发了复方猴头胶囊(颗粒)、猴头菇贡面、猴头菇饼干、云片猴头(软罐头)、猴头菇益生菌等产品,并针对市场对有机食物的需求,尝试用马来西亚棕榈粕代替棉籽壳作为菌棒原料之一,让猴头菇各项数据指标更符合国际化标准。

“科技力量是打开产业未来的关键,我们青年人热爱科技、喜欢创新,就该不断进取、接受挑战,方能结出累累硕果。”在韩鸿翼的带领下,企业研发的“天泉华丹”猴头菇饼干入选浙江省第二批“263共富农产品”名单。今年6月,“天泉华丹”猴头菇系列产品亮相第十二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接下去,韩鸿翼将目光投向生物医药,计划研究出更多的猴头菇精深加工品,让猴头菇不再局限在食品,在酶化提纯后,能够更有效用,向药品发力。

文章来源:衢州统战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