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至3日,市农科院食用菌所科考队赴宁化县牙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野生真菌种质资源调查工作。至此,历时5年的全市野生真菌种质资源第一轮普查工作初步完成。
宁化县牙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武夷山脉中段东麓,海拔1387.3米,动植物种类多样,珍稀物种丰富。
在保护区内,科考人员共采集到灵芝、牛肝菌、红菇、皮伞等多个科属野生真菌资源30多份,科考团队对野生菌物进行了图片、样本采集,并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菌种分离,为后期驯化、开发做准备。
2019年市政府出台文件支持市农科院食用菌所建设,并委以“重振我市在全国食用菌研究领域影响力”的重任。
市农科院食用菌团队启动了我市野生真菌种质资源调查工作,对三明境内11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真菌资源进行调查采集、分类鉴定,共收集野生菌物标本400多份,已发现菌物新种1个——钟盖小菇,发现并报道了干巴菌在三明地区新分布记录,成功驯化栽培出可食用菌新品种琅口口蘑,填补我市夏季菌菇市场空缺,助力菇农增收。
沪明情深,跨越山海。此次调查工作得到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两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的专家博士专程前来参与现场科考,并为市农科院食用菌所技术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指导帮助我市开展建立野生菌物资源信息库等工作。
当前,科考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全面梳理,为编辑出版三明野生大型真菌图鉴和后续开展菌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支撑。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