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副主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自治区政府原主席齐扎拉同志,在2024食用菌全产业链(厦门)创新博览会·第一届“三物循环生产”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作了题为“发展食药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报告,其报告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在与会者和线上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以下为齐扎拉同志报告内容。
发展食药用菌产业,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乡村“五大振兴”,产业振兴是第一位的,近些年来,食药用菌产业产量产值均实现快速增长,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的重要产业。发展食药用菌产业是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之需、民生之要和战略之举,是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典范产业。食药用菌产业的发展,对于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调整,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01有利于确保粮食安全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农业是安天下稳民生的战略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而食药用菌产业,以其独特的特点,展现出其他农作物和动植物养殖所不具备的特点,李玉院士所提出的“五个不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这一产业的特点。经过11年的发展,我国食药用菌工厂化技术已经成熟,其工厂化的生产比粮食高出1-2个数量级。所以在大食物观背景下,作为新粮食资源的食药用菌,是从森林秸秆中获取的粮食,在保障粮食和食物安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意义十分重大。河南省,食药用菌的产量在全国是第一;同样,河南省的小麦在全国也是第一,这也说明两个产业,可以相互共存与支持。
02有利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兴就业才能稳,民生改善才有保障,乡村振兴才有动力。我国食药用菌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已经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在脱贫攻坚时期,我国有70%以上的贫困县,选择了食药用菌产业。在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增收,农民脱贫致富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据考察发现,部分地区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相关设施被闲置,人员流失,产业也逐渐凋零。这不仅导致农民收入下降,乡村振兴产业难以稳固,更是对国有资产、集体资产乃至企业家资产的严重浪费,对整个社会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这种现象也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民减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必须将产业巩固作为一项重中之重来抓。
03有利于农民增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特别是当下,这一任务显得尤为紧迫。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已有大量农民选择回乡务农,如何确保他们的收入稳定增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挑战。据调研显示,地租、农药化肥等成本的微小上涨,都可能使种植业陷入亏损的境地。那么,农民增收的新路径究竟在何方?
培育新产业并非易事,而食药用菌产业正是我们多年来辛勤耕耘的硕果。从改革开放到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中,这一产业逐渐崭露头角,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目前,我国已有20多个省份的农民从中受益,无论是东北,还是新疆、西藏,食药用菌产业都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以西藏那曲的虫草为例,它已成为当地农牧民的重要经济支柱,超过80%的农牧民家庭依赖虫草收入维持生计。
04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产业是就业的保障,就业是产业的支撑,就业稳则民心安,产业兴则百姓富。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近3亿人,农村的产业不仅是经济问题,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讲,还是一个国家治理层面,关系到民族复兴的问题。因此,在推动农村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食药用菌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表,无法完全依赖机器人完成,它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田间地头的劳作。从拌料、装袋到培育等一系列环节,都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工作机会,从而确保了他们的收入稳定和生活安定。因此,我们不能单纯从经济层面来评估食药用菌产业的效益,更要从社会治理、政治稳定、就业保障和社会和谐的角度来全面审视。
05有利于健康中国战略在农村的实施
乡村要振兴,健康必先行。只有全民健康才有全民小康,如果没有农民的健康,乡村振兴战略很难实现。随着我国农村地区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农民的健康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他们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辛勤劳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一代,但由于长期对健康的忽视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他们现在面临着诸多健康问题。高油高盐高糖的饮食结构,使得农村地区的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医疗设施不平衡,使得农民在面临健康问题时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食药用菌作为天然健康的食材和药材,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其丰富的菌类种类不仅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而且很多菌类还是民间传承下来的偏方,价格便宜且具有保健作用。
我国食药用菌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发展现状
一是发展快,产量产值和出口均全国全球第一。据2022年的调查统计,不含宁夏海南和港澳台等省区,全国的食药用菌产量已达4,000多万吨,产值达历史新高。二是地域广。人工种植食药用菌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野生食药用菌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南和东北地区。三是产业健全,形成了科研、栽培、种植、仓储、物流、加工、销售、装备,建设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四是人才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专家技术人员和知名科学家。
存在问题
01思想认识不到位
思想认识的不到位导致了我们在食药用菌产业上的宣传教育科普工作存在明显不足。总书记所强调的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和大产业观,特别是关于植物、动物、菌物三物循环生产的理念,以及从微生物中获取热量和蛋白质的重要论述,我们在这方面的学习、理解、宣传和执行都显得不够深入和全面。
在乡村振兴和整个产业发展中,食药用菌的话语权相对较弱,缺乏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领军人物,除了少数如李玉院士等顶尖专家外,我们在这一领域的发声确实不够响亮。我们正处于互联网时代和平台经济时代,但我们的食药用菌产业在话语体系构建上显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需要更多地讲述食药用菌的价值和潜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认可这一产业。
02政策支持不到位
由于认识与认知的不足,导致政策支持难以到位。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未能将食药用菌产业视为重要的发展领域。目前,国家层面对食药用菌产业的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规划中的简短提及,未能给予该产业应有的重视。因此,一些具有发展冲劲的县市只能自行制定规划和指导意见,但这种局部性的努力由于缺乏整体协调,往往难以形成强大的推动力。有些省份虽然在省级层面有所作为,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仍然缺失,这导致食药用菌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小区域内有序而全国范围内无序的状态,进而引发严重的内卷现象。由于缺乏有序的市场开拓和盲目的无序发展,新的市场领域未能得到有效开拓,这进一步加剧了政策支持的不足。
03机制管理不到位
近年来,部分产业,包括羊肚菌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盲目扩张的现象。这种无序的扩张一旦导致市场出现负面效应,就如同传染病一般迅速蔓延,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对整个行业造成了不良影响。机制管理在当前的食药用菌产业中缺乏宏观的调控手段,几乎完全依赖于市场自身的运作。虽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往往导致产业发展出现失衡和不稳定。
04产业融合不到位
一产和二产的融合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然而,我们面临的主要短板在于三产的融合。具体来说,就是将食药用菌产品从田间林下顺利地推向餐桌这一最终环节的融合度还不够。目前,我们在将食药用菌与其他产业主动融合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05科技创新支撑不到位
按照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来看,目前的支撑力度显然还不到位。吉林在李院士的带领下,食药用菌产业的发展可谓是走在了全国前列,这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尽管有些省份在食药用菌产业上表现出色,但省内却缺乏专业的食药用菌专业,这反映出人才分布的不平衡问题。
策略和探索
01夯实宣传平台
1、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发挥好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行业协会商会联合政府企业、市场的重要桥梁纽带作用。
3、利用好一切媒体和网络。
02夯实政策平台
1、加大食药用菌产业政策倾斜力度。
2、加强食药用菌产业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3、争取把食药用菌产业列入“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
03夯实科技平台
1、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2、加强科学技术指导。
3、加强科研经费投入。
4、加强科研人员培养。
5、加强智能化建设。
04夯实产业融合平台
1、推进一产二产融合。
2、推进一产三产融合。
3、推进多元多业态融合。
完整视频可关注易菇网视频号观看直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