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动态首页 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丛枝菌根真菌形态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对氮沉降响应研究进展

2023-04-14 16:460菌物学报

图1 氮沉降对AM真菌群落的影响机制


20 世纪中期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使用和人工合成氮肥的生产和施用,导致大量活性氮输入生态系统中,目前已突破地球所能承受的氮循环阈值。我国是全球氮沉降最集中的国家之一,过量的氮沉降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危害,如土壤酸化和退化、水体富营养化、空气质量恶化、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动植物多样性丧失、生产力下降和生态系统稳态失调等。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广泛分布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与大约70%–80%的陆地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在丛枝菌根共生体系中,丛枝菌根真菌帮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氮磷等养分,作为回报,植物为丛枝菌根真菌提供光合产物,维持其生长和繁殖。据估计,AM 真菌和植物间的资源交换涉及高达 30%的光合产物和 80% 的氮磷养分。


丛枝菌根真菌在生态系统碳、氮、磷循环土壤结构形成与维持、植物对病虫害和外界不良环境胁迫的抗性、植物同种和异种个体间的互作和共存、植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探究AM真菌对氮沉降的响应对认识和把握菌根真菌缓解氮沉降的负面后果,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AM真菌的形态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等对氮沉降的响应机制。前人研究表明氮沉降通常降低AM真菌的根系定殖率,减少根外菌丝密度和土壤孢子密度,改变菌丝生长的时间动态;降低AM真菌多样性,改变AM真菌群落组成。氮沉降主要通过缓解植物氮限制、降低植物对菌根的依赖性、减少植物对菌根的碳分配、改变根系和土壤中菌根生物量比率、在植物根内维持稳定的菌根真菌组成作为应对未来扰动的“保险”、改变土壤资源有效性及土壤酸度等直接和间接途径影响AM真菌结构和功能。


目前,国内外关于AM真菌对氮沉降的响应已开展了一些研究,尤其是在AM真菌形态结构、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方面取得创新性认识。然而,相对于植物和细菌,关于AM真菌对氮沉降响应的认识还存在差距。丛枝菌根作为最成功的共生体系之一,不但涉及AM真菌和宿主植物,还包含其他土壤生物如细菌(解磷、内共生)、其他真菌(腐生、病原)、线虫和原生生物(捕食者)、病毒等。不同的生物互作涉及到信号协调和资源分配等复杂过程。本篇文章建议在未来研究中整合多组学手段、开展学科交叉,聚焦复杂的生物互作体系对氮沉降的响应机制,以及AM真菌对氮沉降响应的生态后果。



参考信息:

为充分展示我国科研工作者在菌根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成果,加强各学科科研工作者及支持菌根事业的各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科研人员丛枝菌根真菌的分类鉴定水平,促进我国菌根事业的全面发展,探讨新时期菌根研究未来的发展战略。拟于2023 年 9 月 22-27 日江西省南昌市召开第十五届全国菌根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菌根学青年学术论坛——丛枝菌根真菌分类鉴定培训班会议


本次会议由中国菌物学会菌根及内生真菌专业委员会主办,由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易菇网承办。


拟参会的代表请用微信扫描识别以下二维码,点击在线报名并使用微信支付注册费用即可注册成功。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会议第一轮通知详情:

会议通知|第十五届全国菌根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菌根学青年学术论坛——丛枝菌根真菌分类鉴定培训班


参考文献|史加勉,王聪,郑勇,高程,2023. 丛枝菌根真菌形态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对氮沉降响应研究进展. 菌物学报,42(1): 118-129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