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食用菌大棚一年培育食用菌30万包以上,一个菌包可以产出0.5公斤左右的食用菌,效益可观,前景乐观。” 6月以来,河池市宜州区庆远镇下维村寨门屯村民蒙海勤家的食用菌大棚里每天人头攒动,她和工人们从早到晚采菌、装车、冷藏…… 忙得不亦乐乎。
近年来,宜州区以“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着力优化食用菌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涉农部门突出主体培育、强化技术服务和品牌创建,多措并举促进食用菌产业由产量向质量并重转型升级、提质发展。
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该区围绕“稳定示范数量和栽培规模、提升企业菇农效益”的发展思路,加快品种结构调整,着力打造宜州(桑枝)秀珍菇特色优势品种,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建立完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发展模式,目前建有宜源、农科、谊人、桑珍蔬、桑源、巴山、果福等标准化周年生产食用菌企业7家,形成基地连企业、企业带农户格局,切实改变产业布局分散、公共资源成本过高、产品竞争力不足等问题,特色优势品种结构得到进一步充实优化。
培育壮大经营主体。该区按照扶优、扶强、扶重点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重点扶持年产50万棒以上具有产业鲜明特色、技术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规模企业。通过开展产学研共建、企企联动合作培育龙头企业,鼓励规模以上企业申报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桑枝、稻草、甘蔗叶(渣)等农林作物秸秆,持续推进原料本地化工程,加快桑枝条处理机械开发应用,制定桑枝新型本土原料收集处理、生产加工相关技术标准,鼓励企业探索构建桑枝收储运机制,建设本土原料专业供应基地,不断提升产业标准化、工厂化生产水平。
提升区域性品牌建设。该区加快制定、执行食用菌地方标准,开展食用菌地方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引导经营主体加快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追溯体系建设,实现人、料、物、法、环的高效管理,积极推动食用菌产品“三品一标”、富硒、商标注册登记等工作。
该区推动建设区域性良种供应基地建设,重点选育推广秀珍菇优良品种,示范推广富硒生态有机等栽培模式,集成推广应用反季节栽培、工厂化、周年化生产等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推广小型轻简化生产机械,示范使用喷淋滴灌、物联网智能化、环保锅炉设备;探索“互联网+”“直播带货”等方式,积极引导、组织食用菌企业和产品参加产销对接活动,推动产品销售;示范推广以保鲜冷链、烘干加工等产后预处理,积极开发以灵芝、桑黄特色品种为主的具有保健功效的食药用产品,支持鼓励菌渣、菇脚还田或制成有机肥料,菌棒商品化处理等循环利用技术。
目前,该区创建有“宜源、谊人、农科、桑珍蔬”等桑枝食用菌品牌,其中“谊人、农科、桑珍蔬”三家合作社秀珍菇获得无公害及天然富硒农产品认证,正在筹备申报“宜州桑枝秀珍菇”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提升宜州天然富硒桑枝秀珍菇产品和品牌知名度,预计今年该区食用菌鲜品总产量将突破2.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