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动态首页 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点赞!张金霞、常明昌、侯桂森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

2020-10-19 10:330易菇网
      10月17日,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之际,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其中,来自食用菌行业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张金霞、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常明昌、河北省阜平县食用菌专家组组长侯桂森获创新奖。
       张金霞
  女,汉族,65岁,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事迹
  张金霞从事食用菌科研40多年、产业科技扶贫33年。育成食用菌新品种19个,在全国推广应用。积极参与国家食用菌产业规划和菌种法规政策的制定,常年奔波在产业扶贫第一线,足迹遍布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燕山—太行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等连片特困地区,甘肃省舟曲县、四川省雅江县、西藏自治区亚东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等40余个深度贫困县。建立了“首席+团队+县主管干部+技术经济明白人”联合扶贫攻坚模式。为主产县制订发展规划、提供政策建议、设计技术模式,建立研发基地,送菌种、送技术、做培训,指导食用菌生产,在河北省承德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州省毕节市等地产业扶贫成效显著。
       常明昌
  男,汉族,57岁,九三学社社员,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主要事迹
  35年来,常明昌致力于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扶贫,发表论文216篇,出版著作12部,培育新品种2个,授权专利6件,创立黄土高原代料栽培香菇新模式,完成技术标准19项,建立省食用菌产业标准体系,承担26项国家省级项目,3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40多个县进行科技扶贫,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推广优良品种300多个,带动3万多农户脱贫致富,经济效益约36亿元。探索出从庭院技术到产业化技术再到工厂化技术的产业扶贫模式,仅香菇栽培技术推广就在临县、广灵县等形成5个产值过亿元的基地县。他的先进事迹入选科技部汇编出版的《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科技扶贫100个典型案例》。
  侯桂森
  男,汉族,65岁,群众,河北省阜平县食用菌专家组组长。
  主要事迹
  2015年9月,侯桂森受聘成为河北省阜平县食用菌发展专家组组长、太行山食用菌研究院院长。致力于科技扶贫30余年,探索出一条发展食用菌产业扶贫新路径。常年扎根太行山区,把100多项新科技、新成果引入阜平县,通过制定科学规划、创立发展新模式、解决技术瓶颈问题,阜平县食用菌产业从零起步发展至今已覆盖全县13个乡镇140个行政村(全县有209个行政村),建起菌棒基地6个、高标准产业园98个、出菇棚室4610栋,年栽培香菇黑木耳7500万棒,年产鲜品菇耳5.5万吨,实现产值9亿元,群众增收2.55亿元。
  据了解,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汇聚决战决胜磅礴伟力,经严格评选,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还授予了丁建华等25名同志“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称号,授予王小权等24名同志“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称号,授予马明哲等25名同志“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称号,授予马树友等25名同志“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称号,授予北京尤迈慈善基金会等49个单位“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称号。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