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聚焦食用菌产业工程建设。食用菌产业工程由工程技术中心和菌棒生产厂两个主体项目构成,工程技术中心包括贵州乌蒙大山食用菌研究院和菌种厂,建筑面积12335平方米,规划投资3616万元,现已建成投入生产和使用;菌棒生产厂占地面积75.88亩,目前14000平方米的菌棒装袋车间、3800平方米的料场、2条生产线、14台装袋窝口插棒一体机,6台电脑程控高压灭菌柜、3个接种室、10条固体菌种接种线、3条液体菌种生产线已建成,并完成了培养接种室、新风系统等安装,锅炉、配电等附属工程建设也已完成,15360平方米的恒温培养车间近期可投入使用。
二是聚焦食用菌产业生产建设。菌种厂建有装袋生产线2条,自2018年3月正式投产以来,生产运行正常,日扩繁红托竹荪平皿母种400-500个,原种1000瓶,栽培种(三级菌种)约1万棒,现已累计生产栽培种(三级菌种)75万棒,可实现年产菌种300万袋(棒);菌棒厂预计年产菌棒3000万袋,2018年11月开始试生产,日产量在逐步递增中,现已生产菌棒100余万棒,目前菌棒厂已初步具备满产条件,不久便可开始满负荷生产。同时规划建设3000个层架式四季出菇大棚,今年规划建设保温大棚1000个,目前正在采购大棚骨架材料和对平面布局图进行细化设置。
三是聚焦食用菌产业技术研发建设。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自有母种、原种利用新技术生产,并对栽培种的生产配方、接种工艺的改进,使净化区、接种环境及培养环境得到严格控制,缩短了培养周期,并提高了菌种质量,在菌种菌棒生产工艺革新上实现了污染率可控;另一个重大的技术突破就是红托竹荪液体菌种的研发,现已进入测试阶段。目前,该公司已申请受理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2项。
四是聚焦食用菌产业管理队伍建设。为打破食用菌产业小规模、分散种植的经营模式,纳雍县创新建立了食用菌工厂化、专业化的经营模式,组建了一支由48名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构成的管理技术团队,从成本控制、质量把控、规范运作等方面进行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操作,确保专项基金使用零风险,全面落实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五是聚焦野生菌资源调查和开发。自2017年9月以来,纳雍县聘请贵州省科学院研究员、国家二级教授、野生菌专家吴兴亮开展县内野生菌资源调查、标本鉴定与制作、成果编制等工作,先后在纳雍大坪箐国家湿地公园等地布点,现已采集标本1000余个、图片4000余张,鉴定野生菌种316个,完成纳雍县野生食用菌图鉴书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