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动态首页 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毕节:七星关区野角乡发展7200亩天麻纪实

2018-12-13 10:440毕节日报
  时下,正是天麻收获的季节,走进七星关区野角乡的大山深处,一筐筐金色的天麻格外吸引眼球,为冬季的深山老林增添了生机。
  从生态林到产业林,从守着青山喊穷,到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从“怨山尤人”到依山靠山,野角乡充分挖掘当地生态资源,将“穷”山变“富”山,转劣势为优势,走出了一条以天麻产业为支撑的生态富农绿色发展道路。
  量之变:12年心血酿造万斤天麻
  11 月 19 日,2000米海拔的野角乡邓家湾村天麻基地上薄雾缭绕,几位正在挖天麻的村民正干得火热。大家蹲下身子,戴着手套,挪开盖在土上的树叶,再刨开上层的细土后,一个个天麻就呈现在眼前。
  “以最保守的方式估算,今年的成品麻产量至少有50吨。”种了12年天麻的邓家湾村委会副支书罗家发把天麻看得和他生命一样重要,因为天麻的产量是乡亲们脱贫的载体、致富的希望。
  天麻的丰收让乡亲们感到无比喜悦,但谁曾想到,4年前野角乡的天麻产业仅有2亩,还是罗家发用来做试验的。
  罗家发种植天麻的第一年以失败告终,不仅没有预期的产量,由于技术和管理不到位,提供天麻生长所需营养的蜜环菌也尽数枯死。但罗家发没有放弃,反而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试验。
  这一试验就是8年。8年间,罗家发反复研究天麻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技术。直到2015年,他才大胆地将多年的试验成果搬进家乡的林间,踏出了产业发展助力脱贫的关键一步。
  2015年,野角乡加快脱贫步伐,乡政府领导得知罗家发拥有十分成熟的天麻种植技术后,便主动和他商量,扩大天麻的种植规模,将天麻产业做成野角乡的品牌,以此带领当地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身为党员的罗家发深受鼓舞,他拉起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以“支部 公司 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系统化、规范化、惠民化发展壮大天麻产业,实现集体和个人利益“双丰收”。
  2015 年,发展天麻种植 1350 亩;2016年,发展天麻种植4800亩;2017年,发展天麻种植6500亩;今年,7200亩的天麻超过半数能收获成品天麻。
  “50吨等于10万斤,再乘以均价60元,能收入600万元。”这笔账,算进了每一个种植天麻的村民心中。
  从无到有,邓家湾村的天麻产业是在失败和不舍中摸索出来的;从小到大,邓家湾村的天麻产业是野角乡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发现资源,发挥优势。4年来,野角乡以邓家湾村为中心,以能人带动为载体,以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目的,以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为核心,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打了一场漂亮的产业翻身仗。
  质之变:高山茂林育好药
  村民使用最简单的工艺对新鲜的天麻进行洗净、蒸熟、烘干,便制成了干天麻。5公斤生天麻可以制成1公斤干天麻,生的不能及时卖完就卖干的,不会造成天麻损失。
  生天麻的价格每公斤120元左右,而优质干天麻的价格能高达1400元每公斤。天麻基地的负责人吴勇表示,在天麻品种选择上,基地坚持品质至上原则,致力于发展天然野生乌天麻。
  为了种出和野生乌天麻品质一样的天麻,野角乡将“源于野生,还至自然”作为天麻的种植方式。“源于野生”是指通过采取野生天麻的花粉进行人工授粉,培育麻种;“还至自然”则是将培育出来的麻种放回野生天麻的环境中生长。
  “我们在其中仅仅是做了一次花粉的搬运工,便提高了花粉的授粉率。”吴勇说,为了培育出和野生天麻品质一样的麻种,村民们要跑遍山头寻找花粉。
  由于品质好,受到了消费者青睐,基地的天麻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去年,吴勇收到一张来自千里之外的订单,一家广东的客户在订单上说,只要是邓家湾村产出的天麻,他们全要。这让吴勇眼前一亮,但权衡了几个订单后,吴勇最终选择“平衡”,卖了三分之二的货给广东的客户。
  野角乡的天麻品质好,并非吴勇一个人自卖自夸。去年,野角乡的天麻得到市科技局和北京中科院的权威认证,通过实物检测,这里天麻的天麻素含量比国家标准还要高出2个百分点。
  量之变引发质之变。野角乡的天麻产业取得如今的效果实属不易,但要彻底打响野角乡的天麻品牌,野角乡才走出了第一步,接下来要走的路还很长。为此,罗家发和吴勇一刻也不敢懈怠。罗家发擅长技术,便致力于天麻的种管环节;吴勇则在七星关区电商产业园成立公司,将野角天麻不断向外推介。
  村之变:协力绘就新画卷
  1.5公里的机耕道从山腰延伸到山顶,这是邓家湾村为发展天麻产业专门修建的,路面虽还没硬化,但拖拉机和皮卡车能够行驶。笔者在爬山过程中,有一辆三轮车一路颠簸着往上行驶,发动机的轰隆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
  “机耕道的修建,不仅为运输天麻省下不少事,对于咱们种庄稼也极其便利。”村民吴传举说,有了路,山外的人才愿意来这里发展。
  天麻产业带来的好处不仅是改善邓家湾村的基础设施,对当地群众就业助脱贫、增收奔小康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吴传举家有2亩地,一年到头种出的庄稼根本不够他养活一家人,如今村里发展了天麻产业,他再也没有闲下来的时间。 “一半时间做自己的农活,一半时间到基地里务工,一年的工钱不下1万元。”吴传举喜于言表,在天麻基地务工比他种庄稼强了好几倍。
  一组数据可看出邓家湾村天麻产业的成效:带动就业60余人,其中常年务工人员20人;减少贫困户76户;累计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其中务工费占据大半。
  “在地里干一天就有150元,这段时间我用拖拉机帮他们拉土石,工资更高,一天有350元。”贫困户吴传龙细算着天麻产业给他带来的丰收账,最近 3 年,他每年的务工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如今已成功脱贫。
  邓家湾村的天麻产业不仅带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还孕育着年轻人的梦想。26岁的穆文从基地建立初期便在基地务工,如今他已不再是干一天活拿一天钱的临时工,而是基地聘请的固定工人,负责天麻的种管收,每月有4000元的工资。
  在穆文心中,天麻产业早已是他的事业,今年,穆文将迎来分红最多的一年,“大概能分到10多万元吧!”
  邓家湾村发展天麻产业并非孤军奋战。去年,区财政局以产业奖补方式补助 70 余万元资金;今年,又将按实际增加面积对该村天麻产业进行奖补。同时,邓家湾村的天麻产业被选为今年的省农业发展项目,验收合格后将得到相应补助。
  野角乡人的勤劳朴实和善思善行,加上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使得邓家湾村的天麻产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也使得全村正在从以前的贫困山村嬗变为生态美百姓富的新农村。
  以山为媒,以林为介,守住“生态”线、念好“山”字经、打好“产业”牌,野角乡在 2000 米的海拔上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脱贫之歌、发展之歌,极大地激发了群众投身产业热潮、奋战脱贫攻坚的信心和激情。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毕节市大方县安乐乡:烘干厂助食用菌走出大山
小冬荪托起致富梦,烘干厂房里“烘”出幸福生活。近日,毕节市大方县安乐乡种植冬荪的农户们,眼看着安乐乡营脚村冬荪加工厂正式运行,喜上眉梢。

0评论2023-09-2948

毕节纳雍:乐治镇55万棒木耳进入采摘旺季
日前,纳雍县乐治镇55万棒木耳进入采摘旺季。

0评论2023-08-1240

毕节七星关区:天麻产销两旺
走进七星关区放珠镇森茂林业专业合作社天麻加工车间,工人们正把采收回来的天麻进行分拣、清洗、蒸煮、切片、烘干,厂房外货车正等待着装货、外运,现场一派繁忙景象。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交通运输的逐步通畅,天麻呈现出产销两旺的态势。

0评论2023-01-1047

毕节织金县珠藏镇:林下空间再利用 天麻种植助振兴
近日,走进毕节市织金县珠藏镇一心村天麻种植基地,只看见十余名村民蹲着身子正在有条不紊地除草、挖地、挑拣天麻,眼前一派繁忙的收获景象。

0评论2022-11-2443

贵州毕节七星关:10万余亩天麻喜获丰收
近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文阁乡海坝村种植的天麻进入到了采收期。刨土、装袋、打包,天麻种植基地里,村民们采收着金灿灿的鲜天麻,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0评论2022-11-0970

毕节市“三绿措施”推进“林”产业发展
2022年以来,毕节市努力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做实做稳以森林资源培育为重点的林业第一产业,做大做强以林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林业第二产业,做精做旺以森林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为重点的林业第三产业。全市林业综合总产值达到199.54亿元。

0评论2022-11-0837